长视频的微短剧争夺战还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中。
继短剧场、微剧场双管齐下之后,“后来者”爱奇艺的攻势效果显著,据云合数据发布的11月全网短剧有效播放量霸屏月榜里,TOP10中爱奇艺独播短剧占6部,且前三名来自于爱奇艺。与此同时,短剧也正式入驻长视频的每月片单发布,爱奇艺、腾讯视频的11月、12月待播片单纷纷出现短剧的笔墨。
而在爱奇艺Q3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龚宇一方面承认“微短剧的受众与长视频不同”,将其定位为“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则宣布“很快实现微短剧对VIP会员的免费开放”,希望通过会员模式提升用户留存与拉新。
毫无疑问,面对短剧市场这一爆发式增长,长视频坐不住了。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在《十问长视频的短剧大战》一文里深度剖析过当优爱腾芒纷纷布局微短剧时,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亟待厘清,最直面的问题就在于——既不愿错过这片热土,又不得不承认短剧的叙事节奏、制作流程、发行模式都与自己多年深耕的领域有着本质区别。
在此之下,壹娱观察进一步提出“短剧还是迷你剧,长视频平台如何夺回定义权”,长视频许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精品剧集制作,将迷你剧放在更为重视的位置,毕竟它既保持了长视频平台一贯追求的制作品质和叙事深度,又能满足当代观众对更加紧凑、高效的观剧体验的需求。
过去两年里不断浓缩的迷你剧突出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选择的可行性。
去年腾讯视频出品的12集迷你剧《漫长的季节》在豆瓣上收获了9.4的高分,可谓是国产剧集的口碑巅峰时刻;今年爱奇艺推出的8集《我的阿勒泰》获得了8.9分好评的同时也直接带起一波文旅热潮、优酷10集的《新生》为“白夜剧场”的开幕留下了精彩一笔。
尽管属于个案,但这些案例仍然表明,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从未改变,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容器”来承载这些内容。
迷你剧短小精悍的体量、相对完整的叙事空间,以及更为集中的资源投入方式,恰恰为长视频平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突破口。
面对这样的机遇,长视频平台亟需建立一套系统化的迷你剧创作体系,从选材、制作到宣发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与传统长剧不同的新思维。更重要的是,平台需要跳出现有的框架束缚,重新定义迷你剧在内容矩阵中的战略地位,探索一条真正适合当下市场的迷你剧发展道路。
观众需要迷你剧
在迷你剧的创作上,海外流媒体平台已然积累了大量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像是HBO的《切尔诺贝利》用5集篇幅展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每一集都经过精心设计,既独立成章又紧密相连。该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极致的制作水准,更在于其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诠释角度:通过几个关键人物的视角,层层剖析这场灾难背后的制度困境和人性挣扎。Netflix的《后翼弃兵》则证明,即便是讲述一个象棋天才的成长故事,只要叙事角度选择得当,7集的篇幅也足以打造出一部扣人心弦的佳作。
这些作品的成功,不是简单地控制集数,而是将迷你剧视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它们在创作理念上就与常规剧集有本质区别:不是为了填满既定的集数而设计情节,而是让故事本身决定最适合的叙事长度。高品质的迷你剧追求,在国内市场已经开始显现成效。《漫长的季节》之所以能在12集的篇幅里完整呈现一个跨越二十年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变迁,关键在于它找到了最适合迷你剧表达的故事类型和叙事方式。该剧没有过分纠缠于历史细节的还原,而是将笔触集中在几个关键的时代节点上,通过主人公家族的命运起伏来折射时代变迁。每一集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独立成篇,又与整体主题紧密相连。比如描写下岗潮的片段,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和人物内心的转变,真实地呈现出那个特殊年代的社会图景。
而《我的阿勒泰》则用8集的篇幅,通过一个文学少女的视角,深情展现了边疆小城的人文风貌。该剧把控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叙事尺度:既不会让观众感到故事单薄,又避免了过度铺陈带来的注意力分散。剧中对人物命运的刻画同样特别出色。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通过他们的互动和冲突,自然地展现出小城生活的众生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视觉呈现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冷暖色调的运用和景深的处理都体现出导演团队对画面美学的深刻理解。可以说,爱奇艺推出的“微尘剧场”是平台探索迷你剧的重要尝试。这一内容专区明确定位于6-12集的精品短剧,《我的阿勒泰》便出自这一剧场,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一剧场之后的内容储备仅仅只有《在人间》,以及网传将要开拍的《虽然不能同时拥有一切》,显然这一形式尚未获得平台的重点关照。
但专门的内容板块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配套的创作者培养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很可能会陷入“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困境。其实不仅仅是“微尘剧场”,当年为“迷雾剧场”打响头炮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同样也是12集的迷你剧体量,之后剧版的《平原上的摩西》更是进一步尝试在6集里讲好这个故事。不难看出,长视频们在悬疑类型上已然将迷你剧当成了一个常规形态在使用,而当下要做的其实是将其进一步推广开来,尤其是那些冗长的古偶、现代都市题材。
对于未来长视频的迷你剧创作,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参考:1、通过工作坊、创投项目等形式建立专业的迷你剧创作团队,关键是培养对这一形式有深度理解的创作者。2、采用“精兵简政”的制作理念,将有限资源高效集中在关键环节,避免简单地将迷你剧视为低成本替代品。3、借鉴国际内容中的优质创作理念层面,确保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内容表达。4、勇于将科幻、青春、都市犯罪等适合紧凑叙事与现实题材相结合,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5、在满足观众情绪需求的同时注重引领审美提升,这是迷你剧区别于短剧的核心竞争力。
拒绝恐慌,
长视频求变亦要主动
在探索迷你剧发展路径的过程中,长视频平台同样可以尝试复合策略。像是“长短联动”的内容矩阵建设,一旦产生出了现象级长剧,完全可以进一步以迷你剧形式的开发衍生内容,通过不同的叙事节奏和表现形式,展现主角抑或是配角的另一面人生或深入刻画配角故事。例如去年的《狂飙》,就有相当多的人物都值得单独以人物小传的形态开发迷你衍生剧。
当然这种策略也并非万能解药:过度依赖IP延展容易导致内容同质化,“长短联动”不应成为创作团队偷懒的借口。因此,联动开发策略实则更考验平台和创作者的洞察力,是否能够从庞杂的原作中准确把握最值得重新讲述的部分。好的改编往往能够在原作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突破,比如从配角视角重新审视主线故事,或者将原作中的某个情节点展开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这种改编不仅能为经典IP注入新的生命力,还能帮助平台快速积累迷你剧创作经验。但是,迷你剧的最终不该是长剧的附庸。对于真正优质的迷你剧而言,需要通过提高叙事深度,实现自身独立的价值主张,基于此,长视频创作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有更加严格的剧本筛选标准,故事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戏剧张力和思想深度;
其次是要重视场景和细节的设计,用最经济的方式传递最丰富的信息;
最后是要在制作水准上坚持高标准,确保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镜头都经得起反复品味。
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创作者的一种激励,促使他们突破常规,创造出真正的精品。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高制作效率,也是创作团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面对具体的叙事节奏把控,6-12集的篇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比传统长剧动辄几十集的体量,迷你剧必须在有限集数内完成故事的起承转合。这要求创作者具备更强的结构意识,懂得如何在开篇就确立核心矛盾,在发展中保持剧情的紧凑推进,同时还要预留足够的空间来完成人物刻画和情感铺垫。高密度的叙事方式,实际上更接近电影的创作理念,需要创作者彻底摆脱传统电视剧“一集一个点”的思维定式。在美剧几十年的迷你剧、限定剧实践中,早就总结出了8-12集是最理想的篇幅:既能确保故事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又不会因为拖沓而失去观众注意力。
当然,一部剧具体集数还是要由故事本身的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某个固定模式。但对于目前的长视频来说,先照猫画虎压缩时长,再进一步学习如何更有效率的讲故事,或许不失为一种方法。只有将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相结合,同时让艺术创作与现实情绪需求相统一,长视频的迷你剧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相比于盲目押注微端剧的权宜之计,迷你剧反而才是长视频剧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仍有机会主动创新转型的时刻,绝不要再有一丝侥幸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