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短视频凭借时效性强、直观生动、传播迅速、短小精悍、形式多元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全民化的应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53亿人,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51分钟,青少年更是使用短视频的重要群体和活跃用户。对于已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成年人来说,适度浏览短视频有益于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但对于正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过于沉迷,将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精神和心理后果。
短视频平台内容良莠不齐,积极向上的内容,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拓宽知识面,激发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但有些视频发布者为了博取流量和关注,往往会发布一些包含消极、伪科学、不健康的内容,“不焦虑,不足以谈人生”“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很舒服”……几十秒时长、代入感的音乐、UP主强大的感染力,类似这样组合而成的“短视频”充斥着宣泄色彩的“吐槽文化”。微短剧作为短视频的迭代衍生形态让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们更加“上头”,古装言情、都市甜宠、现实穿越,盛世美颜这种网络“白日梦”环绕他们,投喂了满满的“情绪价值”。这些“肆无忌惮”的低俗内容,一步步侵蚀青少年的健康心理,给正在形塑价值观的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强大的推荐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进行信息筛选与“投喂”。一旦习惯于将自主选择权移交给算法,青少年便可能逐渐成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非“主动获取者”。
短视频中包含的“梗”、特效、声效等多模态表达形式,一方面能够激发青少年接触新知识的兴趣,但其往往是一瞬间的美好或者是发布者精心设计的理想化状态,其内容大多夸张、猎奇且缺乏价值内涵。这会给青少年营造一种通过短视频就可以轻松满足自身对于休闲娱乐和审美的基本需求的错误认知,当他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后,会产生深深的落差感。
而且,泛娱乐化内容往往具有碎片化、时间短、接受快的特点,容易让人沉迷其中,但也可能过目就忘。原本短视频只是填补碎片化时间,现如今却占据了青少年越来越多的学习生活份额。研究证实,年龄越低的青少年短视频用户越依赖推荐算法,其工作记忆测试表现越不理想。“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传播技术手段容易将青少年禁锢在“信息茧房”,长期接触这些碎片化信息,难以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系统的内容,容易陷入“所见即真、所听即实”场景,随之而来的是,青少年信息检索的自主性以及反思、批判、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减少,工作记忆等认知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如何积极教育、引导青少年适度浏览积极向上的短视频内容,防范沉迷,值得全社会思考。
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同时帮助他们认清自身需要,寻找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正确途径。调研中发现,许多家长和学校的态度分布在两个极端,一个是严禁青少年观看短视频,另一个是放纵青少年观看短视频,这都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引导青少年观看积极向上的短视频内容,鼓励他们进行正能量的内容创作,帮助其提升对短视频内容的鉴别能力,了解短视频内容诞生与发展的意义和内涵。
二是坚持短视频泛娱乐化问题综合治理破立并举的思路。一方面,商业平台与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短视频监管制度机制,完善事前审核、事中监管、事后处罚的全链条协同创新监管体系;政府、高校、平台、媒体、大学生等多元主体要明确责任清单、履行主体责任。另一方面,要正视短视频行业热潮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对于青年学生聚集的高校来说,要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善用算法技术,有效构建与短视频融合共生平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