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 暂无观看影片的记录
  • 清空

劈波斩浪 AI微短剧“试航”

2024-08-12 07:13:25 5605阅读

生成式AI的浪潮正在“席卷”微短剧行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的三部AI微短剧《英雄》《爱永无终止》《奇幻专卖店》6月上线央视频。这三部作品皆应用AI生成技术,其中《爱永无终止》为“AI+真人”的剧情式短剧,《奇幻专卖店》则实现了全片AI生成。

作为微短剧两大头部平台,抖音和快手也开始发力AI微短剧。7月初,科幻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一季在抖音热播,通过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古蜀文明与未来的联系。在快手,AI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带领观众走进中国古代经典《山海经》。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规模爆发式增长,成为文娱市场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微短剧与AIGC结合,正为内容创作带来全新“解法”。借助AIGC专业生产工具,微短剧产业可大幅降低创作门槛,以更快的速度与更小的试错成本,实现创意灵感的落地。因此,各平台、影视公司纷纷试水,探索AIGC在微短剧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影视创作向智能化迈进。

AIGC微短剧集中上线

上古神话世界,一名勇敢的少年向传说中的神兽发起挑战,继而拯救世界……7月13日,快手出品、可灵AI提供深度技术支持的奇幻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上线。这部以中国古代经典《山海经》为灵感来源的微短剧,画面均由AI生成。有观众表示,剧中神兽威风凛凛,面部毛发纤毫可见。“水爷”等人物面部细节比较真实,火焰、海浪等特效也颇为逼真。此外,故事线完整,人物动作也很流畅。

7月8日,由博纳影业AIGMS制作中心联合抖音、即梦AI出品并制作的AI生成式连续性叙事科幻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一季上线。故事设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近未来,地球古文明遗迹的变异引起全球古文明研究组织的高度关注,三支不同势力的队伍进入古蜀国,展开了一场横贯古今的冒险之旅。

从雄伟的青铜大立人像,到神秘的戴冠纵目青铜面具,再到璀璨的金面具青铜人头像……《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剧本创作、分镜设计、图像到视频转换等多个环节,让三星堆的辉煌再次呈现于世。该剧主创团队介绍,目前在电影特效制作中使用的AI技术更多是辅助作用,被称为“电影+AI”模式。而《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的模式是“AI+”,即AI亦为主要创作者,这部科幻短剧集的诞生属于“人机共创”。

今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成立,旨在加快AIGC核心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开发。随后,AI动画片《千秋诗颂》、AI微短剧《中国神话》相继开播。前者依托“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运用AI技术聚焦统编语文教材200多首诗词,将这些诗词转化为唯美国风动画片,后者的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全部由AI完成。

6月2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的三部AI微短剧《英雄》《爱永无终止》《奇幻专卖店》同时上线央视频,其中,《英雄》的播放量一马当先。作为总台首部AI故事片,《英雄》讲述普通人“大胖子”跨越时空,与西汉名将霍去病并肩战斗,逐渐领悟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真谛,最终成长为一名勇于战胜自我的英雄。剧中人物角色、环境空间、场景建构等全部由AI制作完成,剧中小人物蜕变、成长的历程呈现得自然流畅。

《爱永无终止》是总台首部采用“AI+真人”的剧情式微短剧,讲述一名年轻人使用AI技术创造了意外去世的父亲影像,借此抚慰奶奶心灵的温馨故事。科幻萌宠类微短剧《奇幻专卖店》通过AI技术构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未来世界,用AI生成的虚拟人物和动物,讲述寻找与被寻找、爱与被爱的故事,充满了童趣、温暖与想象力。

缘何入局AI微短剧

从平台方到影视公司,各方“势力”为何积极入场AI微短剧?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片委员会秘书长张腾之向《综艺报》详细分析了其中缘由。

从宏观背景看,2024年被称为“视频模型元年”,全球AI视频生成模型竞逐。同时,微短剧经历“野蛮生长”,成为短视频行业“新贵”。新技术赋能高热内容,自然成为当前视频领域的“优质CP”和“最佳联姻”。此外,短视频平台当前已进入相对平缓的发展阶段,AI成为平台内驱发展、寻求新技术赛道、转型升级的新尝试。

从微观层面看,平台试水AI微短剧,是由于微短剧内容供应严重不足,“AIGC可以极大缩短创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应用工具,同时有助于丰富玄幻、奇幻、科幻等微短剧题材。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奇呈现,微短剧还能快速传播,扩大影响。”张腾之认为,微短剧亦是AI技术试验练兵的高性价比“物料”,“微短剧时长短、成本低、制作周期快,AI技术可以借其操作轻快的优势,促进数据自我学习和大模型训练成长。”

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弋弋也持相同看法。她谈到,目前快手平台上的微短剧用户非常多,每天约有超3亿用户观看微短剧,播放量过亿的微短剧有300多部,有超10万创作者在进行微短剧相关内容创作。从数据上看,星芒短剧内容供不应求,而通过AIGC技术赋能,可以大幅提高微短剧创作效率。她希望,有越来越多对技术高度敏感、愿意尝新的创作者为AI微短剧“启幕”。

“随着技术发展,创作门槛变低,(以前)只有一小撮人做的事情,变成更多人可以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感受了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拓宽。”陈弋弋说。

AI优势及影响

以微短剧为切口试水AI影视创作,有许多优势。《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导演陈坤表示,在传统影视中,奇幻和科幻两大赛道因CG特效的高成本和长周期,虽然有着坚实的观众需求基础,但发展受限。AI的加入,让奇幻、科幻微短剧的创作过程变得高效,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作用非常明显。据介绍,《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制作周期仅为2个月,而过去相同体量的人工微短剧,制作周期一般为3至6个月。

博纳影业虽是传统电影公司,但也一直拥抱新技术。博纳影业行政总裁蒋德富介绍,尝试全AI制作《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后,团队的电影流程规划、特效制作能力、后期制作把控都有了很大提升。博纳可以通过AIGC短剧集的模式提前探查市场动向,从短剧到长剧再到电影,实行“三步走”战略,在博纳的产业链上形成闭环,之后投资长剧和电影更有把握,投资方向更准确。

通过微短剧“小试牛刀”,人工智能技术将来可能会在院线电影、长篇剧集创作上提供助力。张腾之分析,“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可为导演选题、编剧思路、市场动态、用户画像等提供创意启发与数据参考;其次,可以在特效制作、剪辑、字幕、物料制作等方面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再次,可以拓展题材范围,加强观影与播映之间的高频互动;最后,随着AIGC的深度应用,可探索影视商业模式的新空间。比如,通过精准算法,寻找与目标用户、消费场景适配的热播剧集、爆款桥段进行品牌投放,互动收看时转入私域社群,进行电商转化。”

张腾之还提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广泛应用,行业亟需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包括算法和模型研发工程师、架构师,智能视频应用的剪辑、指令调优、模型训练人才,以及网络安全、版权审核人才等。”

博纳AIGMS制作中心负责人曲吉小江认为,AIGC技术的出现将打破影视行业的固化工种和岗位机制,对创作团队的要求变得更加综合和全面。与传统导演中心制或制片人中心制不同,AI应用于影视内容创作,需要团队成员具备全产业链、全流程的能力,“制作人要具备编剧意识,编剧也要考虑制作的实际情况。”这要求主创不仅精通各自专业领域,还要对其他环节有所了解,形成“一个人的好莱坞”式的综合创作模式。

机遇和挑战

当下,AI微短剧能否成为一条新的赛道?陈弋弋坦言,“规模化内容生产,一是看C端用户接不接受,二是要有商业模式。只有两者兼备,才能说‘AI微短剧’是一条赛道。”陈弋弋表示,目前AI微短剧仍在试验阶段,“一切皆有可能”。她表示,快手会根据技术发展、用户消费内容及创作者反馈,不断调整策略。

谈及AI微短剧的商业潜力,陈弋弋称,AI微短剧与传统短剧在商业模式上高度一致,均依赖内容质量吸引用户及品牌方,其主要商业模式包括C端用户付费,B端品牌赞助、广告植入等。陈弋弋透露,尽管AI微短剧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展现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很多品牌方对‘尝鲜’很好奇。”她表示,快手正积极与品牌方合作,共同探索AI微短剧的商业新蓝海。

AI微短剧作为新兴艺术形式,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瓶颈。张腾之表示,在内容创作方面,首先是一些AI微短剧的场景、画面不连贯,缺乏真实和震撼力,被观众诟病为“PPT动画”;其次,人物角色的塑造简单机械,缺乏个性化表达,难以引起观众共鸣;最后,复杂的场景架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对AI的理解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导致内容创作的宽度和深度受限。

技术方面,张腾之坦言,我国的AI大模型工具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尽管市场上已有不少机构开始增加首尾帧控制、镜头控制、运动控制等功能,以提升视频生成时长和质量,但在技术研发的资金与人才投入上仍需加大力度。国内AI影像大数据基础薄弱、算力训练不足等问题,也限制了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技术应用与影视创作团队之间的“沟通”壁垒也亟待打破。张腾之强调,未来应推动各平台大模型工具的标准化和兼容性,以实现数据共享和技术迭代,共同推动AI微短剧技术的进步。

在张腾之看来,AI微短剧创作还面临影视版权方面的法律风险。剧本创作、人物肖像、影像素材的确权界定、违规侵权等问题亟待解决。行业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AI创作的版权归属和创作边界,为AI微短剧的创作提供法律保障。

AI微短剧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张腾之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扎根泥土,用心创作,“用正能量打造大流量”。编剧、导演及广大创作者应秉持文艺为人民而创作、为时代而讴歌的理念,写出好故事,展示中国精神与时代风貌。其次,平台和渠道等责任主体,应增加对AI微短剧的机制扶持,提供更大展示舞台,加大技术投入和大数据存储、试验力度,不断提升AI大模型的适配性、准确性与想象力,如探索AI+XR、AI+游戏等融合呈现;同时,应坚持人工干预和专业介入,确保AI微短剧的品质和受众体验。第三,加强管理端、平台端、技术端、创作端的沟通协调机制建设,通过活动、论坛和评奖推优等方式,增强跨界融媒的交流,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体系。此外,投资机构应理性看待AI微短剧市场,多投精品剧,避免盲目跟风带来的市场乱象。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曾提到,“当下是 AI 从通用大模型走向千行百业的关键时期,是大力发展 AI 应用,真正让AI 推动新质生产力、创造价值的关键时期。”在张腾之看来,微短剧是千行百业之一小业,小如“苔花”,“相信通过人机共创、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它也能不啻于牡丹,热烈绽放、远发清芳。”